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又迈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石油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建议》(以下简称《监管建议》)。这是油气市场进入深水区改革后,部门在油气管网管理领域出台的首个规定。围绕“管什么、管什么、怎么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安排。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推动下,未来油气管网资源配置效率将显着提升,产品增量潜力巨大。离子和供应将加速。油气管网设施连接油气上下游,是油气领域常见的自然垄断环节。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准入,是油气管网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公开管理的规章制度从2014年发布的试点管理办法开始,经过五年的试行,于2019年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实施。2024年,我国管道总里程达到19.5万公里。原有的监管措施对于打破垄断、提高管网使用效率、培育不同市场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在“多主体多渠道提供油气资源集中调控、放开、中间互不干扰管网高效集输、管道市场销售充分竞争”改革总体思路的指导下,逐步完善,市场主体越来越要求公平、开放。白军, 北京燃气研究院副院长表示,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出台的《监管办法》较原监管办法有两个显着变化:一是从规范性文件升级为部门规章,增强了监管权威;二是细化了一些监管要求,设立了处罚条款,提高了监管效率。行政威慑。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新出台的《监管办法》已升级为部门规章,在增加公平公开处罚条款的同时,还增加了用户注册、服务受理等新条款。明确天然气、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司必须制定用户注册程序、接受服务的条件和程序、容量服务分配的实施细则,并提出鼓励石油平台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等便捷方式接受服务。进一步优化油气管网设施分散验收响应时限,提高公平公开服务水平。信息不对称是阻碍管网公平、开放的主要瓶颈之一。行政措施《办法》还修改了信息披露规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信息将分类分级公开。公平公开的制度、用户注册条件、程序、相关业务等基础信息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对于剩余产能、运营状况等敏感信息,相关企业必须根据设施信息安全和用户需求向注册用户披露。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指出,《管理建议》的重点是打破管网垄断壁垒,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规范信息披露、加强诚信履约等方式提高能源要素流动效率。务,并确保非歧视性服务。这不仅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长期成功,也是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重大支撑,为建设“要素自由流动、规则统一明确、竞争公平有序”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注入主要动力。受此带动,未来油气管网资源配置效率有望显着提升,增产增供潜力将加速。据悉,《监管办法》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我们将鼓励油气管网服务机构提供高效的结构化服务设施,将提高油气管道运营企业服务的公平性和开放水平,促进油气产业的高度发展。”相关人士国家能源局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备0400号)